《天道》的导演是张前,李幼斌版的《亮剑》,也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导演。
再加上小说的原著作者豆豆,也担负《天道》的编剧,所以这部剧成为经典,人们一点也不认为意外。
该剧的魅力之处在于每次旁观都会有不同的感受,有人相见恨晚,亦有人茅塞顿开。
若是想从中收获些东西,不妨来弄懂这些事。
虽不说是一劳永逸,但也是大有裨益。
刘冰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,他要是没有贪念,必定能在公司大有作为,不至于弄得身败名裂。
主角丁元英卖唱片,显然是不得已为之。
刘冰趁火掠夺,露出了小人的嘴脸。
他本是商人,按理说这样做,也在情理之中。
但那些唱片,绝非是一般的发烧友能有的东西。
在知道丁元英有难时,他还猛宰一刀,确实非君子所为。
而他的店铺名字,似乎也预示了他的结局。
孤岛唱片!
孤是孤单,是自己;而岛的意思,好似与孤意雷同。
甚至他的两位好朋友,叶晓明和冯世杰,都说他这件事办得太狠。
做生意都嫌黑了点……
可见刘冰是贪便宜没够,总想用脏招数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他与丁元英的这段“唱片交情”,不止是落井下石,大有赶尽杀绝的意思。
后来通过别人的牵线搭桥,刘冰也结识了高人丁元英。
他怀疑丁元英是骗子,还说他使唤人够狠。
这些话出自刘冰之口,也就不奇怪了。
毕竟他从始至终,都想不劳而获。
而那个档案袋,却成了刘冰的催命符。
若是明白的人,根本不会伸手去拿。既然已经握在手里,表明他的骨子里,已有出卖公司的想法。
丁元英的那番话,未能点醒贪欲入脑,中毒太深的刘冰。
最后,刘冰还是拿着档案袋去威胁欧阳雪。
惋惜欧阳雪不吃这套,他的如意算盘,也最终落空。
当遭到拒绝后,刘冰急速拆开袋子,目的是让肖亚文、欧阳雪吃瘪。
但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档案袋空空如也。
临走之前,丁元英再三交待,刘冰一句都未听进去,并只想靠着手里的档案袋翻盘。
奈何棋差千招,输得是一败涂地。
小人做不得,偏偏刘冰就是小人。
看到这里,有人会问,既然刘冰是商人,那么多要点钱怎么了?
是!他是商人,但是取之无道,非大丈夫之举。
都是常年在音响圈混,丁元的唱片值多少钱,他心中自是有数。
假如不是有迈不过去的坎,丁元英怎能舍得卖这些心爱之物。
通常换个人,会多给丁元英点钱,等以后丁元英有钱,再将唱片赎回来。
或者低价收,再以低于收唱片的价格卖结丁元英,就算是“唱片”安顿费”,同时还能交上丁元英这个朋友。
诸如此类,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假设丁元英是普通人,刘冰起码给个公道的价格,话又说回来,若是卖唱片的人不是丁元英,信赖听完刘冰开出的价格,早已跑得没影了。
足见刘冰是小人无疑,且不知自己几斤几两。
刘冰、叶晓明、冯世杰。
这三人中,悟性最高的是叶晓明,最聪慧的人,还是叶晓明。
但是叶晓明输在鼠目寸光。
说白了,就是只顾着眼前的那点利益,不看事情的成长。
论爱钱,叶晓明不比刘冰差什么,他好在懂得取之有道。
惋惜眼光未能放远,只能是止步于此。
甚至是丁元英,也评价叶晓明的聪慧人,但他却没有说叶晓明是个有格局的人,或者是干大事的人。
这样的评价,已经能够盖棺定论。
限制叶晓明成长的,恰是格局。
他的做事才能强,又聪慧,稍加点拨,前程必定不可限量。
而眼光这种东西,是非常奥妙的,并不是说想要拥有,就能刹那间拥有。
这需要经历、磨砺、经历、沉淀。
叶晓明是有一些经历的,可是其它的东西,他没有具备。
尤其是拔刀见血,狭路重逢勇者胜的那股子劲,叶晓明很是欠缺。
他向林雨峰的公司让步,就已然说明问题。
从未想过一件事,那就是: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!
林雨峰都不怕,你一个“赤脚”的叶晓明,又有什么恐怖的呢?
假如没有提前退股,笑到最后的,必定是叶晓明。
虽不说以后成长怎样,单是胜诉之后,他就能够分一大杯羹。
结果由于眼光所限,判断失误,导致煮熟的鸭子飞走了。
处理问题时,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,注定是行不通的。
叶晓明就是个典范的例子,试想一下,他若将眼光放远,结果会是什么?
虽然这只是一部剧,但是叶晓明这样类型的人,或多或少还是要吃亏的。
到了该剧的结局,叶晓明也没有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。
脚踏实地做事,本本分分做人。
冯世杰就是这样的人,他心中有一股劲,这是刘冰和叶晓明所没有的,那就是实在。
尽管和丁元英相识,是冯世杰的套路,但这并没有破坏旁人的利益。
他唯一做错的一件事是退股,但这不能说明冯世杰一无是处。
冯世杰虽无刘冰的小聪慧,也没有叶晓明的超快反响,但他的过人之处,也是叶刘二人的短板。
他的出发点与刘冰和叶晓明不同。
冯世杰是想带村里人致富,而刘冰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有面子,至于叶晓明,是为了更大的利益。
将利益无穷放大,那么到了最后,迷失的会是叶刘两个人。
冯世杰的定力,恰好要远远高过这二人。
其实细心地想一想,他们三个人的退股的心理,也各不雷同。
叶晓明是不甘,本该成功的事,却闹成现在这般田地;刘冰是不舍,他不舍的是豪车,是别人对他的高看,是吃完饭抹抹嘴走人,让“朋友”买单。
冯世杰是内疚。他对村里人内疚,没有能让村里人富起来,反倒是更加惨淡。
再者是对丁元英的内疚。说一千,道一万,这事起先是他筹措的,但却以这样的方式收场,兜了一大圈,还是原地踏步。
正所谓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既然已经找丁元英协助,又不信赖他,冯世杰的心里,也肯定不会好受。
后来分开丁元英的出租房,冯世杰说出初见丁元英的那件事,他是想搭上关系。
纵使不是他相告,丁元英也早已看出来。
但从冯世杰的嘴中说出来,情况便又不同了。
这份恳切,可不是装出来的,也没有必要装。
显然他的这种仁慈,在无形中帮助了他。
成为最后的赢家,也不满是运气,更多的是那份初心。
于公于理于私,冯世杰都是最合适的那个人。
他心中的淳朴,比之小聪慧,不知道强了多少倍。
或许这个结果,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。
对于刘冰和叶晓明而言,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。
这香味扑鼻的美味,成了冯世杰的口中食物,想必这二位心中是不服的。
但归根结底,是他们少了份真挚,老是想着自己。
胜利的果实,偷偷地从手中溜走,叶晓明和刘冰虽有气,却也是没有办法。
他们却不想冯世杰凭啥拥有他们得不到的东西。
专注的这件事上面,还得看欧阳雪。
她是一家饭店的老板,只会开餐馆,一夜暴富这些不靠谱的事,永远都沾不上她。
自己善于的事情,老是能手到擒来,她就是这样的性子。
欧阳雪还说,偷偷摸摸的钱,她是不会赚的。
单从这件事看,欧阳雪的心境,与脚踏实地的冯世杰是相差无几的。
至于股票赚钱,她只当是一个打赌罢了,并未真正地放在心上。
后来丁元英用她的公司布局,欧阳雪也未动心。
用她的话来说,即便是赔了,也还回来开自己的饭馆。
这样的专注,还真是少有。
乍看之下,一切都是平平无奇,但凝神细想,这里边的门道,绝非常人能及。
保持做一件事,并不难,保持一件事五年、十年,甚至是一辈子,难度可想而知。
有好多人遇到艰苦后便想到放弃,叶晓明、刘冰,恰是这样的人。
换句话说,就连诚实本分的冯世杰,都险些着了道。
相比之下,欧阳雪却能坚守。
放眼整部剧,还有谁比欧阳雪更能保持呢?
她和女主芮小丹的友情,也是可见一斑。
多年的朋友情,没有因为些许不愉快的事情而闹僵,这已是可贵。
看来欧阳雪的专注,不仅仅是事业,还有友情。
从她的处世作风判断,她待普通员工,也未有过吆五喝六之事。
但喜欢专注的欧阳雪却缺乏爱情,或许是太完美,普通的男人,根本配不上她。
有人说欧阳雪喜欢丁元英,到底是真是假,我们不得而知。
丁元英的思维确实厉害,有许很多多的朋友,都想拥有这样的大脑。
其实丁元英善于观察生活,对待问题极其理智。
有些理智,是外人看不懂的。
只有肖亚文和芮小丹,以及韩楚风才能懂。
当然,还有那位佛法精的大师。
可是丁元英的家人,却并不懂他,也不懂得。
他的妹妹很是懂事,却依旧无法明白他的所想。
纵使知道,亦是不解。
这就是丁元英!
从出场到结束,任何事情都在他的预感之中,包含刘冰的结局,芮小丹的死,叶晓明和冯世杰的退股。
但是有些事情,非他之力能及也。
不过丁元英的思考,是没有丢下的。
这对于他而言,更像是人生的修行。
大脑不常用,早晚有一天会锈住。
何况丁元英是有大聪明的人,若是不用,岂不是暴殄天物。
这如同生活中遇到艰苦的人,老是想着放弃,却不想奋起。
丁元英也不是无所不能,他也有难以办到的事。
好比改写芮小丹的结局,亦或者是改掉刘冰贪小便宜的缺点。
这些他统统做不到,所以丁元英也是人,并非是读者眼中的神。
他的思考,是独一无二的,这也是魅力所在。
故而无论何时,何地,动脑思考总归是对的。
若是做一个君子,且眼光远大,还能头顶天,脚踏地;加上专注和思考力,又何愁不成事呢?
饶是遇到些些阻碍,也终能获得成功。
区区小事,岂能难倒努力的人。